最近几天,国内金融市场最具有热度的话题当属中行“原油宝”事件。多头投资者抄底中行原油宝,导致穿仓倒欠银行资金。“原油宝”事件中是银行让投资者巨亏,但是历史上一位交易者,却是凭借一己之力搞垮了一家百年银行!
关于尼克·李森(Nick Leeson)
首先,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位“大名鼎鼎”的交易员——
尼克·李森(Nick Leeson):曾是一名衍生品交易员,因1995年让英国历史最悠久的商业银行——巴林银行(Barings Bank)破产而声名狼藉。在加入巴林银行,担任新加坡分行负责人时期,李森因其一系列错误行为,使得巴林银行损失10多亿美元,而这一数字已经超过了该行当时现有的8.6亿美元的总价值,最终巴林银行不得不宣布倒闭。李森也因此被称为“流氓交易员”。
1. 投机交易成功,为巴林银行带来巨额利润
尼克·李森28岁时在巴林银行开始了他的职业生涯。起初,他在进行投机交易方面非常成功,这为巴林银行带来了丰厚的利润。1992年,李森被派往新加坡,成为巴林银行新加坡期货公司总经理。
在新加坡交易所(SGX)执行和清算交易后,李森开始进行未经授权的交易。起初,这些高风险头寸为巴林银行带来了巨额利润:高达1000万英镑,占巴林银行1992年年利润的10%。
2. 私设秘密账户,隐瞒交易损失
为了他的客户,李森在东京的主要指数日经225股票平均指数上交易期货。然而,事实是,李森本应该管理“无需现金”的业务(该策略要求在不增加任何资本的情况下管理投资组合)。就李森而言,无论交易是亏损或是获利,交易结果都直接与客户账户挂钩,巴林银行对这些交易的唯一补偿是佣金,且其中只有一小部分交易属于自营或是代表银行本身。因此,实际上,李森是在利用银行的资金在市场上下注,弥补他的交易损失。
在李森任新加坡期货交易员期间,巴林银行伦敦总部全面负责清算工作的负责人告知李森,让其另外设立一个“错误账户”,记录较小的错误,并自行在新加坡处理,无需上报伦敦总部,但是当出现大的交易错误时,则必须上报。然而,李森却没有采用总部所说的“错误账户”,而是另外设置了一个秘密账户。因此,每当交易失误时,李森并未上报。相反,为了挽回损失的资金,李森便开始采取更大的赔率,承担越来越大的风险。1993年末,李森所维持的秘密帐户损失已超过2300万英镑。到1994年底,这一数字已增至2.08亿英镑。此时,李森更不敢将失误向上呈报。
3. 连续实行错误投资决策,巴林银行最终破产
1995年1月16日,李森在新加坡和东京交易市场进行衍生性金融商品投机交易,卖出跨式(又称卖出鞍式,short straddle,选择权交易策略的一种),他猜测股价指数不会大幅波动。通常情况下,这是一个保守的立场,尤其是对李森而言。然而,1995年1月17日,日本发生了阪神大地震,日本经济遭到重创,日本股市大跌,亚洲市场急剧下滑,而李森的交易也随之遭殃。面对巨大的亏损,李森试图通过一系列风险越来越高的投资决策(日经复苏率)弥补亏损,赌日经会停止下跌且快速回升;但又再度碰壁,最终使亏损越积越多。
1995年2月23日,李森逃离新加坡。当时,李森因连续的错误操作,已使得巴林银行损失达到8.27亿英镑(约合14亿美元),这一数字是当时巴林银行可用交易资本额的两倍,在一次失败的救助尝试后,巴林银行于1995年2月26日宣布破产。
4. 监狱服刑,发行传记自述罪行始末
李森逃到马来西亚、泰国,最终在德国被逮捕。之后,李森被控欺诈,理由是:欺瞒上级交易风险及损失程度。最后判决结果出来了:李森必须在新加坡的樟宜监狱服刑六年半。
李森在监狱服刑期间,发行他的个人传记《我如何弄垮巴林银行》(又名《魔鬼交易员》,Rogue Trader)一书,书中详细描述他的所作所为。1999年,该书被拍成同名电影(台湾上映时片名改译为《A钱大玩家》),由伊万·麦格雷戈(Ewan McGregor)和安娜·弗里尔(Anna Friel)主演。
截止到2008年,由于不受限制的交易,李森一直保持着亏损最大的记录。直至2008年,法国兴业银行(Societe Generale)宣布,一名名叫Jerome Kerviel的“流氓交易员”因进行一系列未经授权的虚假交易,损失了70多亿美元。
扫码关注FX110官方微信公众号
相关阅读
趁火打劫!疫情之下,谨防“避险投资”陷阱
在中行原油宝一夜暴“负”!金融衍生品交易资金安全该如何“避雷”
复盘疫情以来油价史诗级表现!深挖时间线,剖析抄底心态!